朱頂紅(學名:Hippeastrum rutilum)又名紅花蓮(海南植物志)、華胄蘭(華北經濟植物志要)、線縞華胄、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等。是石蒜科朱
朱頂紅(學名:Hippeastrum rutilum)又名紅花蓮(海南植物志)、華胄蘭(華北經濟植物志要)、線縞華胄、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等。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
朱頂紅鱗莖近球形,葉6-8枚,花后抽出,鮮綠色,花莖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綠色,圓筒狀,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
鱗莖近球形,直徑5-7.5厘米,并有匍匐枝。葉6-8枚,花后抽出,鮮綠色,帶形,長約30厘米,基部寬約2.5厘米。
花莖中空,稍扁,高約40厘米,寬約2厘米,具有白粉;花2-4朵;佛焰苞狀總苞片披針形,長約3.5厘米;花梗纖細,長約3.5厘米;花被管綠色,圓筒狀,長約2厘米,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長約12厘米,寬約5厘米,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雄蕊6,長約8厘米,花絲紅色,花藥線狀長圓形,長約6毫米,寬約3毫米;子房長約1.5厘米,花柱長約10厘米,柱頭3裂。花期夏季。
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為18~25℃,不喜酷熱,陽光不宜過于強烈,應置大棚下養護。怕水澇。冬季休眠期,要求冷濕的氣候,以10~12℃為宜,不得低于5℃。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如冬季土壤濕度大,溫度超過25℃,莖葉生長旺盛,妨礙休眠,會直接影響翌年正常開花。光照對朱頂紅的生長與開花也有一定影響,夏季避免強光長時間直射,冬季栽培需充足陽光。土壤要求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pH在5.5~6.5,切忌積水。
朱頂紅常用播種、分球和扦插法繁殖。
播種法
即采即播,發芽率高。播種土為草炭土2份與1份河沙混合。種子較大,宜點播,間距為2~3厘米,發芽適宜溫度為15~20℃,10~15天出苗,2片真葉時分苗。播種到開花需要2~3年。
分球法
老鱗莖每年能產生2~3個小子球,將其取下另行栽植即可。注意不要傷害小鱗莖的根,并且使其頂部露出地面,小球約需2年開花。
多采用人工切球法大量繁殖子球,即將母鱗莖縱切成若干份,再在中部分為兩半,使其下端各附有部分鱗莖盤為發根部位,然后扦插于泥炭土與沙混合之扦插床內,適當澆水,經6周后,鱗片間便可發生1—2個小球,并在下部生根。這樣一個母鱗莖可得到仔鱗莖近百個。
朱頂紅易結實,花期可行人工授粉,2個月后種子成熟,每 一蒴果約有種子100粒左右。采后即播,發芽率高。播后置半陰處,并保持濕潤及15~18℃的溫度,半個月即可發芽。如溫度達18~20℃,經10天發芽。種子繁殖需3~4年開花。分球繁殖于3~4月份進行,將母球周圍的小球取下栽植,栽種時應將小鱗莖頂部露出土面。
扦插法
將母球縱切成若干份,再分切其鱗片,斜插于蛭石或沙中。長出2片真葉時定植。栽植假鱗莖時,盆土過于輕松,會延遲開花或減少花數,可以用沙質壤土5份、草炭土2份和沙1份的混合土,栽植深度以鱗莖的1/3露出土面為好。
適于盆栽裝點居室、客廳、過道和走廊。也可于庭院栽培,或配植花壇。
也可作為鮮切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