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蒼蘭,拉丁學名(freesia hybrida klatt)為鳶尾科香雪蘭屬,多年生球根花卉。葉子線形,質硬;早春開花,有黃、白、紫、紅、粉紅等色,穗狀花序,花偏生一側,筒中部以下狹細,裂片不等大,有芳
小蒼蘭,拉丁學名(freesia hybrida klatt)為鳶尾科香雪蘭屬,多年生球根花卉。葉子線形,質硬;早春開花,有黃、白、紫、紅、粉紅等色,穗狀花序,花偏生一側,筒中部以下狹細,裂片不等大,有芳香味。
小蒼蘭作為觀賞花之用因其豐富色彩和開花的濃香而深受園藝愛好者的歡迎,栽培種類眾多。小蒼蘭香精油也常常用作沐浴乳、身體保養乳液之類的用品的原料之一。
多年生草本。球莖狹卵形或卵圓形,外包有薄膜質的包被,包被上有網紋及暗紅色的斑點。葉劍形或條形,略彎曲,長15-40厘米,寬0.5-1.4厘米,黃綠色,中脈明顯。
花莖直立,上部有2-3個彎曲的分枝,下部有數枚葉;花無梗;每朵花基部有2枚膜質苞片,苞片寬卵形或卵圓形,頂端略凹或2尖頭,長0.6-1厘米,寬約8毫米;花直立,淡黃色或黃綠色,有香味,直徑2-3厘米;花被管喇叭形,長約4厘米,直徑約1厘米,基部變細,花被裂片6,2輪排列,外輪花被裂片卵圓形或橢圓形,長1.8-2厘米,寬約6毫米,內輪較外輪花被裂片略短而狹;雄蕊3,著生于花被管上,長2-2.5厘米;花柱1,柱頭6裂,子房綠色,近球形,直徑約3毫米。蒴果近卵圓形,室背開裂。
小蒼蘭原產南非,性喜溫暖濕潤環境,要求陽光充足,但不能在強光、高溫下生長。適生溫度15℃至25℃,宜于疏松、肥沃、沙壤土生長,通常多用2/3草炭土加1/3細沙配制的人工培養土栽植。
小蒼蘭生長期,要求肥水充足,每兩周施用一次有機液肥,亦可適量施用復合化肥。盆土要求“見干見濕”,不可積水或土壤過于干燥。
白花小蒼蘭(var.alba):葉片與苞片均較寬,花大,純白色,花被裂片近等大,花筒漸狹,內部黃色。
鵝黃小蒼蘭(var.Leichlinii):葉闊披針形,4~5枚,長約15cm,寬1.5cm,基部呈白色膜質的葉鞘,花寬短呈鐘狀,有鈴蘭般的香氣,花大,鮮黃色,花被片邊緣及喉部帶橙紅色,一穗有花3~7朵。
紅花小蒼蘭(F.armstrongii)
又名紅花香雪蘭、長梗雪香蘭。葉長40~60cm,花莖強壯多分枝,植株高50cm;花筒部白色,喉部橘紅色,花被片的邊緣粉紫色;花期較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