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菊花】 點擊:【】
菊花主要病害有哪些 菊花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2菊花主要細菌病害2.1菊花細菌性疫病2.1.1癥狀主要表現在葉與花上,水漬狀斑點。疫病危害擴展極快。可以覆蓋葉片大部分。莖上端腐
菊花主要細菌病害有哪些 菊花主要細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2.1菊花細菌性疫病
2.1.1癥狀主要表現在葉與花上,水漬狀斑點。疫病危害擴展極快。可以覆蓋葉片大部分。莖上端腐爛枯萎下垂將莖切開部分組織明顯褪色而下端的蘗枝仍能開花。有時疫病可進入細胞與維管束進行傳遞,從而引起整株死亡。
2.1.2防治措施
1)加強檢疫。引種時對苗木進行清毒處理;
2)種植時不要過密,土壤排水要良好,多施有機肥:
3)及時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
4)育苗的營養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21d以上:
5)種子滅菌用硫酸鏈霉素2000mg/L,浸種24h,沖洗干凈后催芽播種:6)發病時期噴1:1:120倍波爾多液、14%絡氨銅水劑3333μL/L、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2000mg/L、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2000mg/L等。隔7~lOd/1次。連續防治噴2~3次。
2.2細菌性葉斑病
2.2.1癥狀發病初期。感病葉上呈水漬狀。產生圓形至橢圓形病斑。以后病斑逐漸擴展或相互連結成不規則形大斑。病斑周圍有一個黃色暈圈病斑深褐色至黑色,具同心輪紋。潮濕時,病斑軟而下陷。干燥時,病斑脆而下陷,可脫落穿孑L。病害可自葉片蔓延到葉柄乃至莖部。感病花芽變成深褐色至黑色,引起芽枯。
2.2.2防治措施
1)摘除病葉,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
2)在生長期間要加強養護管理。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
3)在高溫高濕時期。要注意通風與降溫降濕;
4)發病初期可選用濃度為72%的硫酸鏈霉素250mg/L、新植霉素200mg/L、10%的潰枯寧可濕性粉劑770~1000mg/L、20%的噻枯唑可濕性粉劑833~1000mg/L輪換使用。防止病原菌產生抗性。每7d噴1次。
3菊花病毒病
3.1菊花花葉病毒病癥狀危害葉片。葉片變為灰綠色。有灰白色不規則微隆起的線狀條紋。或葉片變小增厚,葉尖變短而鈍圓,葉緣內卷,正面暗綠色,背面變紫紅色。抗病品種表現為輕型花葉或不顯癥,在感病品種上可形成明顯的花葉癥狀或壞死斑
3.2菊花花葉病毒病防治措施
1)從無病株上采條作繁殖材料:
2)染病菊花是帶毒體,引種時要嚴格檢疫,防止人為傳播到無病區;
3)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留種,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
4)防治傳毒蚜蟲。噴灑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500mg/L:
5)發病初期噴灑5%菌毒清可濕性粉劑2500mg/L、20%毒克星(鹽酸嗎啉胍銅)可濕粉1667~2000mg/L、或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2000mg/L,隔7~10d/次。連續防治噴3次4菊花線蟲病
4.菊花葉枯線蟲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也能侵染花芽和花。葉片發病,一般植株下部葉片最先受害,侵入點葉背下緣出現淡黃色的斑點。變褐并逐漸擴大。受葉脈限制而形成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褐色病斑葉片卷縮,凋萎下垂,造成大量落葉;花器受侵染后。花不發育或小而畸形。有的花芽膨大而不能成蕾或退化。發病嚴重植株。開花前即枯死4.2菊花葉枯線蟲病防治措施
1)加強檢疫。防止病苗、病株及其繁殖材料進入無病區;
2)露地栽培時,要防止澆水飛濺,及時拔除病株燒毀;
3)選用健康無病的插條作為繁殖材料;
4)避免病土育苗。對與病苗、病土接觸過的園藝工具要及時消毒。溫室栽培前用3%甲醛熏蒸。密閉24h消毒,土壤消毒每m,用3%甲醛1OL,塑料薄膜覆蓋2~3h.通風15d后栽植;
5)插條用50℃溫水浸5min,或在46℃恒溫培養箱浸泡10min:5)使用3%呋喃丹顆粒劑進行穴施,45~75kg/h㎡,或50%殺螟松1430μL/L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