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菊花】 點擊:【】
菊花品種有千余種,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菊花的栽培過程中,病害的防治是一個重要環節。本文就中國菊花種植過程中發生的主要病害識別及防治措施進行綜述,以利于提高菊花的觀賞價值和品質。今天就來介紹一下菊花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菊花真菌病害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1菊花黑斑病癥狀
1.1.1癥狀主要發生在葉片上。開始出現圓形黑色小點,后逐漸擴大,褐色至灰褐色,邊緣深褐色,分界明晰。斑面上產生小黑點,嚴重時幾個病斑會愈合成大斑,而導致葉面凹凸不平,最終卷曲、焦枯或脫落。
1.1.2防治措施
1)選種時選用較抗病品種:
2)注意田園衛生,及時清除病葉并銷毀;
3)實行輪作,更換盆土;
4)雨后及時清溝排漬,避免當頭淋水且勿使盆土過濕,適當調整盆距與行向,以利通風透光;
5)實行配方施肥;
6)注意園圃衛生;7)發病初期交替噴施80%敵菌丹可濕性粉劑、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濃度為1250mg/L;20%富士可濕性粉劑,濃度為1667mg/L:1:2:200波爾多液或0.4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等。每隔7~15d噴施1次,噴施3~4次。
1.2菊花銹病
1.2.1癥狀菊花銹病有黑銹病、白銹病、褐銹病等,主要發生在葉片。也危害莖稈。菊花患病初期葉面產生淡黃色或蒼白色斑點。后隆起鐵銹色或灰白色的皰疤狀物。逐漸變為黃褐色。不久皰疤突起開裂;在生長中后期的銹褐色粉(病菌、孢子堆)散出,葉背表皮破裂后又生出黑色或黃褐色粉末狀孢子:嚴重時,菊葉上布滿病斑、葉片卷曲、葉色黃褐,植株生長不良、衰弱。并且大量落葉,最后導致葉片干枯,完全喪失觀賞價值。
1.2_2防治措施
1)從國外引進菊苗、插條時要嚴格進行檢疫:
2)選擇抗銹病品種和無病母株;
3)避免密植,保持通風良好,光線充足,控制肥水,確保土壤不會過于潮濕;
4)花后要徹底清除病株葉,并集中燒毀,消滅侵染源;
5)忌連作、盆載要換土;
6)選高燥地、肥沃沙壤土種植,肥料要充分腐熟促使植株生長健壯:
7)早春發芽前,噴波美3.0~4.0度石硫合劑。發病初期噴灑15%粉銹靈1000mg/L,25%萎銹靈667mg/L,80%代森鋅l430~2000mg/L,0.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病期間噴灑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667mg/L,或20%萎銹靈乳油2500μL/L,每7~10d噴1次,交替使用,連噴3~4次。
1.3菊花白粉病
1.3.1癥狀初期在葉片上呈現淺黃色小斑點。以葉正面居多,后逐漸擴大。病葉上布滿白色粉霉狀物。在溫濕度適宜時病斑可迅速擴大。并連接成大面積的白色粉狀斑。發病后期表面密布黑色顆粒。病情嚴重的葉片扭曲變形或枯黃脫落,病株發育不良,矮化,甚至出現死亡現象1.3.2防治措施1)田間栽植不要過密。注意通風透光;
2)科學肥水管理,避免過多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適時灌溉,提高植株抗病力;
3)在栽培上注意剪除過密和枯黃株葉,拔除病株,清掃病殘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可減少病原物的傳染源:
4)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2000μL/L,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mg/L、40%達科寧懸浮劑1430~1667μL/L、50%多硫懸浮液3333μL/L、20%三唑酮乳油667μL/L,隔7~10d/次,連續防治2~3次。
1.4菊花灰霉病
1.4.1癥狀灰霉病主要危害菊花的葉、莖、花等部位。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近圓形紫褐色斑點,后擴大成不規則形大斑。病斑上有明顯的同心輪紋。潮濕時病斑表面產生暗綠色霉狀物。葉緣發病時,葉片有些扭曲:葉柄和花柄先軟化,然后外皮腐爛;病菌侵染花器,產生水漬狀褐色病斑。濕度大時,病部生淺灰黑色霉狀物:花受害時影響種子成熟。
1.4.2防治措施
1)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氣;
2)增施磷鉀肥,適時澆水,嚴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提高植株抗病力:
3)園栽和盆栽要求土壤是無病菌新土;
4)發現病葉及病重株應及時清除,集中燒掉或深埋,以防病害傳播蔓延;
5)發病初期噴灑4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2000mg/L。保護花和芽,防止侵染蔓延必要時噴灑5o%tb海因可濕性粉劑667mg/L、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500mrJL或50%甲基托布津1250mg/L。每隔1O~l5d,次,共噴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