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南天竹】 點擊:【】
南天竹為常綠灌木,原產于我國中部和南部。五至六月開花,圓惟花序頂生,花小,白色。秋季果熟,漿果球形,鮮紅美麗。南天竹莖于直立叢生,枝葉疏密有致。初夏繁花枝枝,挺立于秀葉之上;秋冬
南天竹為常綠灌木,原產于我國中部和南部。五至六月開花,圓惟花序頂生,花小,白色。秋季果熟,漿果球形,鮮紅美麗。
南天竹莖于直立叢生,枝葉疏密有致。初夏繁花枝枝,挺立于秀葉之上;秋冬紅果累累,如串串珊瑚,圓潤光潔不落,顯示出生命的活力。南天竹是營見的庭園花木,宜種植在大樹下、山坡建筑物的東北兩面,常種在花臺之中與山石配景;盆栽觀賞,花、果、葉均秀美,用來布置廳堂利會場,效果極好,剪取果枝插瓶,配以青杖綠葉,更增添喜慶的氣氛。
莖、葉、果均可入藥,性寒,味平苦,能解熱止咳、強筋活絡、消炎解毒;根、莖治風濕、跌打,外用洽燙傷、燒傷;果可治百日咳等。
1、扦插:采取硬枝扦插,在三至四月進行。選取一年生粗壯枝條,剪成12~15厘米長的插條,頂端留幾片嫩葉,插入土中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保持濕潤,注意遮蔽陽光;六至七月也可進行嫩枝扦插,更須注意澆水和蔭蔽,一個月即可生根。八至九月進行帶踵扦插也好。
2、分株:在二至三月新芽萌動前進行,九至干月亦可。可將全株挖起,分為若干帶根的小叢分裁,每叢2~3枝也可從母株側面切取部份植株分栽。
3、播種:春、秋二季均可。十至十一月,果熟后采下即可播種,次年清明前發芽。如要春播,秋季采收種子后掛在干燥通風處,到次年春分前播種。要保持苗床濕潤,土太干則芽不易出土。幼苗出土后需細心撫育,夏季遮蔽陽光。實生苗生長較慢,三至四年后始開花結果。由于分株和扦插容易,所以一般未采取播種。
南天竹喜陰怕直射陽光,一般栽于樹下、房屋北面或東面,以避強光和夕陽,見強光則葉變紅;喜溫暖氣候,也能耐寒,適生于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以半濕半千為宜。秋季或二至三月春芽萌動時移植,以帶土團為好。因小苗分枝較少,可3~4株合并栽植。比鉸喜肥,春季栽植時,先在窩底施堆肥或廄肥;五至六月在根部四周施糞肥或餅肥。
冬季可用堆肥、餅肥或河泥雍兜,則長勢旺盛,若根際萌須過多,可行分扦或疏剪。多施磷肥,可使結果豐盛。出圃時多帶土團,可保證成活。如需觀果可帶土團上盆,開春后依然下地栽培,使其生長旺盛。盆裁南天竹,采取多干叢植。中主要病蟲害有介殼蟲和煙煤病,應注意及時防治。